(6)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礼记·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的话。
(7)《苦闷的象征》文艺论文集,日本厨川白村著。
曾由鲁迅译为中文,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北京新cháo社出版。
(8)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
为“正史”
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相斫书”
,意思是记载互相杀戮的书,语见《三国志·魏书》卷十三注引鱼豢《魏略》:“豢又常从(隗禧)问《左氏传》,禧答曰:‘……《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
’”
“独夫的家谱”
,意思是记载帝王一姓世系的书,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一文中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9)李自成(1606—1645)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明崇祯二年(1629)起义,后被推为闯王。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一月在西安建立大顺国,三月攻入北京。
后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李兵败退出北京,次年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被害。
张献忠(1606—1646),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明崇祯三年起义,一六四四年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国。
清顺治三年(1646)在川北盐亭界为清兵所害。
旧时史书(包括野史和杂记)中都有渲染李、张好杀人的记载。
(10)“绳其祖武”
语见《诗经·大雅·下武》。
绳,继续;武,步伐。
(11)轮回佛家语。
佛教以为生物各依其所作的“业”
(修行的深浅、积德的多少、作恶的大小),永远在“六道”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中生生死死,循环转化不已。
一
旭生(2)先生:
前天收到《猛进》(3)第一期,我想是先生寄来的,或者是玄伯(4)先生寄来的。
无论是谁寄的,总之:我谢谢。
那一期里有论市政的话,使我忽然想起一件不相干的事来。
我现在住在一条小胡同里,这里有所谓土车者,每月收几吊钱,将煤灰之类搬出去。
搬出去怎么办呢?就堆在街道上,这街就每日增高。
有几所老房子,只有一半露出在街上的,就正在豫告着别的房屋的将来。
我不知道什么缘故,见了这些人家,就像看见了中国人的历史。
姓名我忘记了,总之是一个明末的遗民,他曾将自己的书斋题作“活埋庵”
。
(5)谁料现在的北京的人家,都在建造“活埋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