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鏭,,锡,错,矽化学元素的旧译名。
其中除锡外,其他四种的今译名顺序为铯、锶、铈、硅。
(9)“黄金万两”
拼成的怪字,其形如“驀”
。
(10)仓颉亦作“苍颉”
,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汉字最初的创造者。
——应《京报副刊》(2)的征求
青年必读书
从来没有留心过,
所以现在说不出。
附
注
但我要珍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
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
,不是“言”
。
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二月十日。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京报副刊》。
一九二五年一月间,《京报副刊》刊出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
和“青年必读书”
各十部的书目。
本文是作者应约对后一项所作的答复。
它发表后,曾有人在报上进行攻击。
对此问题,后来作者又写了《聊答“……”
》、《报(奇哉所谓……〉》等文(收入《集外集拾遗》);
可参看。
(2)《京报副刊》《京报》的一种副刊,孙伏园编辑,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创刊。
《京报》,邵飘萍(振青)创办的具有进步色彩的报纸,一九一八年十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六年四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
一
做《内经》(2)的不知道究竟是谁。
对于人的肌肉,他确是看过,但似乎单是剥了皮略略一观,没有细考校,所以乱成一片,说是凡有肌肉都发源于手指和足趾。
宋的《洗冤录》(3)说人骨,竟至于谓男女骨数不同;老仵作之谈,也有不少胡说。
然而直到现在,前者还是医家的宝典,后者还是检验的南针:这可以算得天下奇事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