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宫廷夜宴,月华如银纱倾泻而下。
中秋节定型于唐,却兴盛于宋。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就将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日。
所以,每逢中秋佳节,都会举办各种盛大的庆典,场面浩大,热闹非凡,号称“不夜城、通宵庆贺、至晓方休”
。
但是大明朝的法定节日只有三个:正旦节、冬至节、元宵节。
正旦节从正月初一开始,文武百官要放假五天;冬至节从冬至那天算起放三天假;而元宵节,“赐朝参京官元宵节假,从正月十一日开始,至二十日,十天不上朝、不奏事”
成了惯例。
是以中秋节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基于前宋朝廷王朝的影响,仍旧是百姓团圆欢庆的佳节。
而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那就是中秋赏灯。
赏灯会,是元宵节的习俗,中秋的赏灯是指中秋夜里放水灯,以及每家在高处悬花灯。
家家户户的水灯漂浮在水上,将水道点缀得如同天上的银河。
繁星点点,点亮着中秋夜,也照亮着人心。
而皇城宫廷更加华丽奢侈,能工巧匠制作的花灯各式各样,高楼殿宇间悬挂的花灯,可高数丈,精致美观。
此刻整个皇宫都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
紫禁城飞檐翘角间,千盏琉璃灯次第点亮,映得汉白玉栏杆泛起暖光。
早在半月之前,宗正寺、光禄寺、太常寺、内侍省等等相关部寺就开始进行筹办,也筹办得格外尽心,用各种绫罗绸缎,各种花灯彩瓦将皇宫扮得花团锦簇、瑞气万千。
前朝大殿内,老朱正端着镶金酒盏,开怀大笑地给征讨云南的将领们斟酒。
朱高炽与朱雄英这些龙子龙孙,则是在坤宁宫内与马皇后一起筹备家宴,朱棣与徐妙云同样在场。
不一会儿,老朱就带着满身酒气,走进了大殿,身后还跟着太子标。
瞧见满堂儿孙时,老朱眼角皱纹都笑成了沟壑:“好!
好!
阖家团圆,就该这般热闹!”
家宴就此开始,现场热闹至极。
朱高炽扫了一眼在场宗室,顿时就觉得头皮发麻。
不得不承认,老朱身子骨还是挺好的,这些年来可没少生,截止到现在都生了二十一个儿子,最小的沈王朱模不过两岁,被赵贵妃抱在怀里牙牙学语。
这他娘地,老朱后面还会生几个儿子,也就是说藩王都有二十几个,回想起大明王朝这离谱的宗藩制度,朱高炽都不禁感到压力山大。
正思索间,旁边的朱雄英却凑了过来。
“高炽,你最近干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