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气氛诡异。
老朱与徐达对视了半晌,随后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炽儿,你刚刚说什么?”
徐达率先打破僵局,粗粝的嗓音里带着笑意,络腮胡随着笑声抖动,“屠龙术?兔崽子,你是不是话本小说看多了。”
老朱也笑得直不起腰来,直喘粗气。
“呵,屠龙术?”
老朱冷笑道,“世间若是真有屠龙术,那朕这个大明天子岂不是人人可杀?”
帝王威压骤然弥漫,空气中仿佛凝着冰碴。
不怪君臣二人发笑,实在是朱高炽说的这些话太离谱了。
以往朱高炽表现出了远超同龄的智慧与手段,以致于老朱和徐达都快忘记了,这孩子也不过是个半大娃娃。
现在听小胖墩提及什么屠龙术,二人顿时就笑得乐不可支。
娃娃就是娃娃,连这些东西都会信!
朱高炽也不恼怒,而是笑眯眯地开了口。
“唔……这妖僧精通儒释道三家精要,还涉猎诸子百家学问。”
朱高炽故意拖长尾音,偷偷观察两人反应。
听到这话,老朱与徐达同样不以为意。
不过就是个有些学问的和尚罢了,大明天下难道还少了吗?
就比如老朱很喜欢的大和尚,主持天界寺的宗泐,就是一位得道高僧,不但佛法精深,而且博学通儒,精通诸子百家,老朱经常唤他“泐秀才”
,一度被誉为“十方禅林之领袖”
。
正因为如此,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博学的妖僧,老朱其实是浑然不在意的。
“这妖僧早年曾游览嵩山寺,巧遇相术大师袁珙,袁珙评价其必定会成为刘秉忠一样的人物!”
此话一出,老朱与徐达对视了一眼,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相术大师袁珙,他们还是听说过的。
此人在元朝已有名,所相士大夫数百人,这些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福祸都算得很精准,甚至时间可以精准到某日某时,“无不奇中”
。
老朱至今还记得,袁珙曾为重臣陶凯相面,称“不到十年,以文进,为后世臣,做二品官,大约在荆州、扬州一带。”
陶凯后果然做到了礼部尚书、湖广行省参政。
也就是说,这个袁珙的相术,确实不是虚的,而是无不奇中!
而刘秉忠是什么人?
大蒙古国忽必烈的幕僚,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
,后参与建设了大元朝廷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
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
,成了大元朝廷的开国元勋,忽必烈的得力辅臣!
这刘秉忠兼备释、道、儒之学,并且精于术数、占卜,又深明治国之术,两者相辅而行,这正是刘秉忠比当时的其他僧侣和儒士更受忽必烈亲信的重要原因。
传闻他与忽必烈的关系是“情好日密,话必夜阑,如鱼得水,如虎在山”
,被比为三国的诸葛亮,西晋的道安,南朝宋的“黑衣宰相”
慧琳,北宋象数祖师邵雍,元人还盛传他通秘术、行师用兵之际,役使鬼神、多著奇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