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王明与邓文仪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谈判。
在这次谈判过程中,邓文仪代表蒋介石明确提出了在苏维埃改制、红军改编的基础上,实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建议,双方并就中共代表团派代表前往南京与国民党当局就此进行具体谈判问题,达成了一致。
但在1月18日的中共代表团会议上,多数与会者明确反对在南京政府所提条件下进行谈判,要求王明务必坚持中共在共产国际七大所宣布的关于&ldo;国防政府&rdo;和&ldo;抗日联军&rdo;的政治目标。
因此,在1月22日举行的第二次谈判的过程中,王明对南京政府的所谓合作诚意明确表示了怀疑的态度。
只是,考虑到邓文仪宣称蒋介石已经来电表示欢迎中共代表前往南京,王明仍旧同意安排中共代表前去谈判。
双方确定,中共代表将和邓文仪二起,于1月25日从莫斯科出发,前去南京。
不料,第二天,即1月23日,邓文仪找到王明,告诉他蒋介石又来了电报,要他立即前往柏林,去参加由李融清主持的中苏军事互助条约的谈判,前往南京的计划将要告吹。
以后的谈判多半仍要在莫斯科举行,因为蒋介石希望国共双方首先在莫斯科达成协议,然后再拿到国内去具体实行。
因此,他估计李融清将参加在莫斯科的两党谈判。
26日,邓文仪写信给王明,说明他将于次日出发前往柏林,并再次保证他将同李融清一起回来与王明进行具体谈判。
但邓文仪一会即再未露面。
事实上,邓文仪并不了解,蒋介石这时已经改变了想法。
早先,蒋介石想找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团谈判,是因为他于1935年12月19日从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嘴里得知,苏联政府已经同意与南京政府缔结军事互助条约,同时他又了解到中共代表团在苏联放弃了笼统地反对国民党和南京政府的政策,开始提出建立全国范围的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
蒋估计苏联政府已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决定支持他统一中国的努力,并正在迫使中共改变政策。
据此,他立即派驻苏武官邓文仪前往莫斯科找中共代表团谈判,同时秘密派陈立夫,化名李融情,携俄文秘书张冲,化名江淮南,于邓走后第三天,坐船去欧洲赶往柏林,准备在那里直接与苏联交涉军事合作问题。
但邓、陈二人走后约一个月,蒋介石方才得知苏联政府并无支持他政治解决中国共产党问题的想法。
在1936年1月22日蒋介石与鲍格莫洛夫的谈话中,蒋再三要求苏联政府在国共两党的冲突问题上表明立场,劝告苏联务必通过向中共施加压力,支持南京政府统一中国的方式,取得他的信任。
然而,鲍格莫洛夫明确转达苏联政府的意见说,苏联与中共毫无关系,解决两党冲突是中国内政,苏联政府绝不会充当调解人的角色。
蒋介石反复劝说长达80分钟,全无结果。
至此,蒋不仅失去了借用苏联压力政治解决共产党问题的可能,而且对与苏联缔结军事联盟心灰意冷。
这是因为,如果苏联继续暗中支持中共,一旦中日战争爆发,苏联军队依照条约进入中国,受其益者必是中共无疑。
因此,蒋介石在1月23日突然致电邓文仪,通知他立即停止谈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