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家也许会对潘汉年在&ldo;左联&rdo;成立后刊载在《拓荒者》上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意义及其任务》对30年代文艺界所曾产生的重大影响感兴趣,因为该文是如此深刻地切中当时文艺界的弊端,如此精辟地论述了&ldo;左联&rdo;的任务。
文学史家一定也会叹服潘汉年在《文艺通信》一文中关于题材问题的独到见地:&ldo;与其把我们没有经验的生活来做普罗文学的题材,何如凭各自所身受与熟悉的一切事物来做题材呢?至于是不是普罗文学,不应当狭隘的只认定是否以普罗生活为题材而决定,应当就各种材料的作品所表示的观念形态是否属于无产阶级来决定。
&rdo;
但时隔五六十年,我们已很难对潘汉年当年大量的文学活动、杰出的左翼文化社团组织工作(他还担负&ldo;反帝大同盟&rdo;和&ldo;互济会&rdo;方面的工作)和无畏的对敌斗争作出全面的描述了。
好在潘汉年同志沉冤得雪,今后的史家在撰写30年代文化史时,想来再也不会无视他的历史功绩了吧!
&ldo;特科&rdo;初试身手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集团掌握了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领导权。
会议结束后,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胡也频、冯铿等24位反王明路线的重要领导干部即因叛徒告密而被捕,他们有的在东方旅社被抓去,有的在家里被带走,形势十分严峻。
当时,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潘汉年得讯后立刻冒险赶到江苏省委。
省委机关不知道何孟雄等被捕的事,正在开会。
潘汉年要求省委立即休会,设法营救同志。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着急,只有省委书记王明的态度非常冷漠,竟淡淡地说:&ldo;咎由自取!&rdo;说什么&ldo;这批人是反党的右派分子,因为进行反党活动才被捕的&rdo;。
他的幸灾乐祸引起大家的愤慨,潘汉年执拗地问他:&ldo;怎么办?&rdo;王明这才指着潘说:&ldo;你去调查一下吧!&rdo;沉吟一下,他又说:&ldo;此事要同中央商议,省委不要管。
&rdo;
2月7日,传来了24位烈士英勇牺牲的噩耗,潘汉年与许多同志都主张开追悼会纪念,但王明不同意,他说:&ldo;何孟雄等人虽然已经死了,但对这些人的错误还是要继续清算!&rdo;由于王明的狂妄行为引起党内的重大对立,一部分领导干部如罗章龙、张金保(女)等人,组织中央非常委员会,另立省委与区委。
一天,王克全等人甚至闯到省委秘书处的秘密机关大吵大闹,逼迫秘书长刘晓交出党的文件和财物,争吵声传到户外,情势危急。
幸好潘汉年等及时赶到,有效地阻止了王克全等人的破坏行径。
1931年4月,在顾顺章叛变后,潘汉年奉命调到特科,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际!在特科工作两年余,他在周恩来指挥下,胜利肃清大叛徒顾顺章等敌待的隐患。
为了保卫党的领导机关,保护同志,他的使命极为艰巨,斗争条件极为复杂,他的工作需要异常的智慧和毅力,他的才华在对敌隐蔽斗争中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甚至于打入敌人内部组织。
在那个年头,他保护了多少同志!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切体会到他的工作是多么细致。
1931年4月,团中央书记关向应突遭逮捕。
因为我住的地方关曾经去过,我当然处于危险之中。
一位交通同志忽然送来一个条子:&ldo;明天上午六时前必须离开。
&rdo;我看毕条于,立即收拾文件,放在一只放皮鞋的纸盒内,在次日清晨5时许,手提纸盒悄然走出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