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中央指示上海领导机关撤退到新四军地区去。
行前,刘晓对王尧山说:&ldo;小开(潘汉年别名)也要撤退,他那里的交通线很安全。
&rdo;不久,约11月初,刘晓通知王尧山和我,晚饭后到南京路四川路一家旅馆集中。
我们如约到旅馆后,刘晓已开了两个房间,不多一会,张本也拎了只皮箱来了。
次日黎明,我们四人分乘两辆三轮车到广东路一家商号,店堂里不见有什么货物,象是做转手生意,上海人称之为&ldo;申庄&rdo;的地方。
天未大亮,电灯还亮着,由两个商人模样的人招待我们,说小开就要来的。
不一会潘从店堂后面出来,似乎住在商号里过夜的,穿着一身时髦而合身的西装,外加秋季大衣,派头很大,俨然是个洋派经理的样子。
他胖了些,也老了些,已不是五年前的样子了。
我惊奇他怎会改变得这样快,几乎使我难以辨认了。
谈话间,已经有人叫来了两辆出租汽车,直驶北火车站,大家的行李都交给送行的商人代办托运手续。
另一个穿长衫的商人模样的人把我们引进餐室。
早餐后,乘上二等车厢去镇江。
二等车厢很整洁,除我们五人外,全都空着,座位间的小桌上还有插着鲜花的小花瓶。
沿途经过大站时,有几个腰佩指挥刀的日本军官上上下下地短途乘车。
这样阔绰的旅行,是我生平第一次,比起两个月前我和刘晓、刘长胜去南京时,挤在做单帮生意的人一起,给日本宪兵推推撞撞的情景,真有天壤之别。
车到镇江时,有穿西装和长衫的两个人到车站接我们。
到金山饭店后,尧山颇有点紧张地告诉我,说那个穿西装的现在是镇江特工站负责人,他就是中央通报过的叛徒,他在一次做交通工作时被捕叛变,要我当心。
到镇江的第二天,潘告诉大家,有个任伪方军官的人要请我们吃饭,刘晓对是否应邀,有些犹豫,面有难色。
潘说:&ldo;某某等人对国民党是很恨的,他们在严刑下被迫叛变,也明知跟汪精卫走没有前途,想为共产党效力,取得党的宽大。
我在某某前只说你们是上海商人,跟我到新四军去做生意的。
&rdo;这样,刘晓就同意去吃饭,我们则看刘晓的脸色行事,一起去了。
汉年为了劝大家去吃饭,费了不少口舌,他还怕刘晓会担心花钱,特别说明这次费用都由对方开支。
当时他说服我们这些不习惯用特殊手段去做工作的人的神态,至今想来还是十分感人的。
酒菜馆离金山饭店不远,当我们跟着潘到酒菜馆二楼时,这个伪军官已等候在那里,他身穿伪军装,态度拘谨。
席间我充当的角色是王太太,张本是张小姐。
谈话内容始终是我们到达镇江后第一天下午游览金山寺,以及饭后将要去的竹林寺,有关政局的问题一句也未涉及。
饭后即由穿西装的特工人员带我们去了竹林寺。
第三天一早,我们乘上一只去仪征的机帆船,船上各色人等都有,也有几个年轻的伪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