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党的总方针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潘部工作主要是以了解日本动向、国际关系变化来为这个方针服务。
工作需要重新布置。
1940年建立了与延安通报的电台,到1942年夏因日本宪兵搜查,被迫停止工作。
1943年建立与华中局(1945年4月改华中分局)联络的交通线,直到1946年全面内战才停止。
抗战时期,潘曾用不同身份、不同方式接近高层次的对象,如陈公博、周佛海、罗君强、李士群,伪警察局、伪保安司令部、伪宣传部、日使领馆、日方特务机关海机关、满铁、日方民间团体、重庆对日谋略活动的人物等。
潘还化名伪装主和派出入虎穴,同日本从事谋略活动的人物直接接触。
如他利用特殊关系,化名&ldo;肖叔安&rdo;,租用了上海百乐门饭店的上等房间作为掩护活动的地点。
当时,日伪警宪特务经常出入这家饭店,而他深知敌人有&ldo;灯下黑&rdo;的弱点,所以来个身入虎穴,坚持斗争。
正如他常说的,只要掌握敌人的规律,巧于应付,有时依傍虎穴反而比较安全。
这个时期,潘上报的重要情报有:(1)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
(2)1941年6月13日潘从香港签发的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电。
南方局早几天亦有类似报告。
为此,苏共中央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谢。
(3)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等情报。
这是个涉及苏联远东红军能否西调的事情,对国内阶级动向也很有关系。
(4)李士群提供了日军要&ldo;扫荡&rdo;苏北盐阜区即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区的信息。
(5)周佛海设电台与重庆通报。
(6)重庆对日谋略活动者与日海军和近卫的接触等。
(7)某战区关于敌情和&ldo;匪情&rdo;的通报,等。
毛主席在1945年中共&ldo;七大&rdo;讲到敌区大城市工作时,表扬了刘少奇,同时也赞扬了刘晓和潘汉年。
1955年潘被逮捕审查,李克农同志根据周总理要求,组织了专人查阅了有关文电档案,于1955年4月29日向中央报告了对这个时期潘情报的评价:&ldo;太平洋战争前,潘汉年向中央报告的关于日本特务、伪军、及日美谈判和德苏战争等情报是有价值的。
&rdo;1982年中央关于潘汉年的平反通知中说他&ldo;为党获取了不少重要战略情报,多次得到中央的表扬&rdo;。
这个时期,还有三件事值得一提:(1)1942年夏,潘部在上海的电台处被搜查,因收藏良好,敌人未查到机器。
当时有人主张撤退干部。
潘认为敌人既未找到证据,一撤反而暴露,势必牵连住房的保人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