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上海终于初步改变了面貌,以崭新的姿态显现在世人面前。
这巨大的变化,凝聚着潘汉年同志的一份辛苦。
九
1955年3月15日,潘汉年主持了在上海新建成的中苏友好大厦落成仪式。
这是他有生之年为上海人民所做的最后一件实事。
当天晚上,便乘火车去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谁也不曾料到,一场灾难向他袭来。
1955年3月2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是解决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问题。
在讨论中,一些曾受高、饶影响,或和高、饶有过牵连的人,先后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或交代。
毛主席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并要求高级干部本人历史上有什么问题要交代的,应当主动向中央讲清楚。
同时,会议印发的材料中,涉及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潘汉年看了材料,触发了长期埋藏在心底的一件往事。
那是1943年,他奉命去上海寻找汪伪特工头目李士群,搜集日伪情报。
到上海后,潘汉年了解到,此时李士群正在南京,于是,又马上赶到南京与李士群会面。
见到李士群后,没想到李士群突然提出,汪精卫想要见见潘汉年。
对于李士群的要求,潘汉年反复权衡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当机立断,决定答应李士群的要求。
潘汉年与汪精卫这次会见,是在李士群的挟持下进行的,会见中潘汉年坚持了党的原则。
事后,潘汉年回到淮南根据地时,正值整风运动进入干部审查阶段,潘汉年怕一时讲不清楚情况,便没有向华中局领导汇报南京之行的情况。
1945年参加党的&ldo;七大&rdo;时,他在见到毛泽东时,曾想向毛泽东当面汇报此事,又因毛泽东对他的高度信任与赞扬,咽下了已到嘴边的话语。
他不曾料到,这会成为他个人革命生涯的一个重大挫折,造成终生的遗憾和痛苦。
4月2日,潘汉年向参加会议的上海代表团团长陈毅详细汇报了1943年会见汪精卫的来龙去脉,并说明了自己长时间未向组织说清楚的原因,同时将他所写的一份有关这件事情的经过情况和检讨交给陈毅,请他转报中央。
陈毅听了潘汉年的汇报,觉得事关重大,当天便向毛泽东作了报告。
毛泽东迅速作出了立即逮捕审查潘汉年的决定。
4月3日,潘汉年在他下榻的北京饭店被捕。
4月17日,上海报纸公布了潘汉年以&ldo;内奸&rdo;罪而被捕的消息,在上海市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一时掀起轩然大波,一段时间内揭发批判文章连篇累牍。
接着,这股批判浪潮同潘汉年一起,消失在中国大地上,人们渐渐把他遗忘,只有他的一些战友满腹疑惑,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心头蒙上了层层阴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