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1946年夏天,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潘汉年回到上海继续领导党的隐蔽战线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回到上海后,潘汉年立即与刘晓、刘长胜、夏衍、华岗和冯雪峰见面,还会见了情报系统的一些同志,向他们传达了党的&ldo;七大&rdo;基本情况,阐述了国内外形势。
随后,他又指示一部分同志去香港。
一部分同志继续留在上海开展情报工作。
在上海期间,潘汉年还经常参加中共南京局上海工委的会议,参与一部分领导工作。
同时,他和周恩来保持着经常联系,直接接受周恩来的领导。
这段时间,他继续同在上海的民主党派和其他爱国人士接触往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各方面关心照顾他们。
1946年7月,陶行知逝世后,他根据周恩来关于&ldo;今后,对进步朋友的安全、健康,我们应该负责保护。
……在经济方面多给以经济和物资的帮助,在政治方面亦须时时关照&rdo;的指示,加强了对这方面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同志落实具体措施。
在上海,他还应上海地下党同志之邀,忙里偷闲,重操笔墨,用&ldo;荆溪&rdo;笔名在《联合日报》发表了40余篇杂文。
这些杂文抓住人民最关心的民主与和平问题,猛烈抨击国民党政府坚持独裁内战,出卖国家主权的罪行,反映了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
1946年10月30日,潘汉年奉命离开上海,和夏衍一起乘飞机去香港。
194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调整蒋管区党组织的指示,决定成立中共香港分局,由刘长胜、方方、林平、潘汉年、刘宁一、梁广、章汉天、夏衍、连贯组成。
从这时开始,到1949年3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潘汉年在参与香港分局的领导工作中,主要负责同民主党派和其他爱国人士联系接触。
从1947年开始,各民主党派的一些领导人及文化界人士陆续从内地、上海和海外来到香港,到1948年,总数已达千人以上。
因此,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当时,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中的大部分人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商讨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斗争方略。
但同时也有极少数上层人士对形势认识不清,主张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
还有一些亲国民党的党派如国社党、青年党还在香港活动,破坏统一战线。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潘汉年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提出凡是愿意与我党合作,反对蒋介石卖国政府的人,我们都要团结争取,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做到多争取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潘汉年身体力行,利用自己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同许多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建立起来的友谊,经常同他们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积极主动地听取意见,耐心诚恳地做解释说服工作。
由于潘汉年政治水平高,统战工作经验丰富,加之博学多才,分析问题中肯实在,又平易近人,善于结交党内外各种朋友,因此,在香港的上层人士都愿意找他谈心。
夏衍说过:&ldo;1948年冬,大局已定,蒋介石政府眼看彻底垮台了,于是各方人物(包括外国人)又蜂拥地要来向我们摸底,拉关系。
大人物不必说了,连在内地有点工厂和房产的人,也要来了解共产党的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