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年接受任务后,同国民政府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进行了初步接触,邓文仪还向潘汉年交待了回国后找陈果夫联系的具体办法。
临行前,潘汉年又听取了共产国际的苏共代表团负责人曼努伊斯基等人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意见。
1936年4月,潘汉年和胡愈之离开莫斯科,于5月初到达香港。
随后,潘汉年立即派胡愈之到上海去找地下党联系,了解党中央的情况。
同时,他又按照邓文仪说的联络方法写信给陈果夫,要他马上派人到香港商量国共谈判的具体事宜。
5月下旬,胡愈之到上海后,通过沈钧儒和茅盾等,找到了党中央先期派到上海工作的冯雪峰。
在香港期间,潘汉年和胡愈之着手宣传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开展党的统战工作。
他们帮助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
潘汉年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要求报纸的宣传应由反蒋抗日向逼蒋抗日转变。
后来邹韬奋创办的《生活日报》贯彻了这一精神。
这是潘汉年和胡愈之从莫斯科回国后,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进国共合作的最初行动。
他们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救国会起草了一份在全国有较大政治影响的文件。
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
潘汉年特地找到在香港的救国会领导成员邹韬奋、陶行知,在胡愈之的帮助下起草了一个《告全国同胞书》。
修改后由邹韬奋亲自去上海,以邹韬奋、陶行知、沈钧儒、章乃器4人联合署名,于1936年7月15日发表。
8月10日,毛泽东给沈钧儒等4人写信,表示&ldo;这些文件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同情和满意&rdo;,并且声明,&ldo;我们同意你们的宣言纲领和要求,诚恳的愿意与你们合作,与一切愿意参加这一斗争的政派的组织或个人合作,……来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斗争&rdo;。
此外,潘汉年在香港还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上层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
会见了原十九路军将领李济深、陈铭枢和桂系领导人李宗仁等。
他还会见了过去在党的情报系统工作的同志和旧友,如梅龚彬、柯麟、叶挺等,并向他们宣传了共产国际七大的基本精神。
同时,潘汉年会见了从南京赶到香港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冲,旋即赶赴南京,与陈果失、曾养甫等会面接洽。
8月初,潘汉年通过刘鼎安排,经党内秘密交通线去陕北。
8月8日,到达陕北。
他立即向党中央汇报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意见和自己回国的任务,以及他在莫斯科、香港和南京同国民党方面协商的情况,为党中央进一步制订逼蒋抗日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