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小说网

第3章(第1页)

1当时&ldo;创造社&rdo;出版部的地址是宝山路三德里a11号,所以他们就用&ldo;a11&rdo;作为刊物的名字。

1924年,他在&ldo;创造社&rdo;出版部工作时期我认识了他,但在20年代后期,尽管我知道他在上海工作,却一直没有见面的机会。

上了年纪的人都会知道,1927年到1929年冬,上海进步文艺界之间发生过一场剧烈的论战。

不少现代文学史研究家都简单地把这场论战说成是&ldo;创造社&rdo;、&ldo;太阳社&rdo;同鲁迅先生及文学研究会之间的论争,其实,这之间也还有&ldo;创造社&rdo;和&ldo;太阳社&rdo;的论争,以及&ldo;创造社&rdo;的内部分裂。

当时,我们党还在幼年时期,这场文艺论争开始的时候,正是工农红军在闽赣粤一带战事紧张的时候,也正是中央同&ldo;陈托取消派&rdo;斗争最剧烈的时刻,因此,文艺问题还排不上党的主要议事日程。

所以在我记忆中,这场论争开始的时候,党没有进行干预和加强领导。

直到1929年夏秋之交,在上海闸北区的二次支部会上,洪灵菲才告诉我们,说党中央已经决定,要党员作家和党外革命作家停止论争,&ldo;共同对敌&rdo;。

这样,在中宣部的领导下,潘汉年同志写了第一篇缓和这场论争的文章。

这就是1929年10月15日发表在《现代小说》三卷一期上的《文艺通信》。

正和这之后一个时期一样,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革命文艺家应该写哪些题材,一直是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因此潘汉年同志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下面这一段话:

&ldo;与其把我们没有经验的生活来做普罗文学的题材,何如凭各自所身受与熟悉的一切事物来做题材呢?至于是不是普罗文学,不应当狭隘的只认定是否以普罗生活为题材而决定,应当就各种材料的作品所表示的观念形态是否属于无产阶级来决定。

&rdo;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他还引用了李初梨同志发表在《创造月刊》二卷六期上的《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的几句话来作结语,初梨的文章也是一个明显的转变:&ldo;……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的作家,应该把一切社会的生活现象,拉来放在他的批判的俎上,他不仅应该写工人农人,同时亦应该写资本家,小市民,地主豪绅&rdo;。

与此同时,潘汉年同志代表中宣部召开了一个包括&ldo;创造社&rdo;、&ldo;太阳社&rdo;、冯雪峰、我以及党外的郑伯奇同志等在内的座谈会,这是1929年10月中旬在北四川路的一家咖啡馆楼上召开的。

潘汉年主持会议,传达了中央对这场论争的意见,认为主要的错误是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要求立即停止对鲁迅和茅盾的批评(茅盾当时还在日本,但&ldo;创造社&rdo;、&ldo;太阳社&rdo;对他的《从枯岭到东京》也批评得很厉害),同时还对自己的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作了自我批评。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推定了包括鲁迅、郑伯奇在内的十二个人,作为&ldo;左联&rdo;的筹备工作人员。

当郑伯奇问&ldo;鲁迅会不会同意参加&rdo;时,汉年同志说,中央已经有人和他谈过,他同意参加并赞同&ldo;左翼作家联盟&rdo;这个名字。

这个十二个人的筹备会,每周召开一次,都由潘汉年同志主持。

筹备会的任务是起草一个&ldo;左联&rdo;纲领,并分头征集会员,和拟出一个发起人名单。

1980年3月,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举行&ldo;左联&rdo;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不少同志写了纪念和回忆文章,但是由于&ldo;潘汉年案件&rdo;正在开始复查,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我还看到过一篇文章,说领导筹备&ldo;左联&rdo;工作的是闸北区街道支部,这是不符事实的。

从1929年9月起,散在闸北区各街道支部的文艺工作者的大部分人都已集中到&ldo;左联&rdo;筹备小组,而这个小组,从开始到&ldo;左联&rdo;、&ldo;社联&rdo;、&ldo;剧联&rdo;成立,一直是由潘汉年同志领导的。

他是党中央直属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ldo;文委&rdo;)的第一任书记,这一点,现今还健在的王学文、李一氓、李初梨、阳翰望、冯乃超等同志都会记得很清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山野小农民超级通灵系统全球挖矿,我自带交易群废柴嫡女要虐渣独爱99次:宝贝闭上眼这个男人过于优秀重返1988上瘾宰相养成实录萌宝鲜妻:总裁爹地有点酷开着处刑曲的我战无不胜!盗妃嚣张:残王宠妻无度神医女凰神医狂妃有点野王牌校草独家爱魔兽世界万物凋零帝国第一宠婚:甜妻,乖一点明星老婆倾国倾城太平客栈糊你一脸白月光[快穿] 完结+番外婉清,我们可不可再继续最强战锋我的手机连通天庭剑刹卧底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