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留言网友&ldo;大地旅人&rdo;:
善良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善良。
(我的回复:我们几十年来的教育就是不信鬼神、不信上帝、不怕报应,只有立场、没有是非,为达目的、不达手段,人性中的真善美不但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赞扬,甚至当成小资产阶级情调来嘲讽。
这是导致民族素质江河日下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未来社会和平转型的最大障碍。
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
)
新浪博客匿名网友:
读起来很痛快,社会很复杂,没想到复杂到这么复杂。
学习了!
一定要写完啊。
你的博文也很让人长见识,都是需要认真学习领会的好文章。
是走上社会的必修内容。
看来还是考公务员好。
‐‐一个大学生
新浪博客留言网友&ldo;林泉散人&rdo;:
晚清曾出现过一系列&ldo;暴露、谴责&rdo;小说,以《孽海花》《文明小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为著。
百余年后,这种情况又出现了。
惟其不同者,是今天的管制酷于当初。
即令慈禧时代,邹容、章炳麟居然能公开发表那样的文章;即令30年代审查制度已经实施,鲁迅还能发表大量的&ldo;暴露、谴责&rdo;文字,
由此只能感叹‐‐维纳发表控制论之后,社会技术进步啦!
新浪博客留言网友&ldo;林泉散人&rdo;:
从012这节文字,深切体会到程董&ldo;全面防守&rdo;之不易!
一个曾有过每年20亿元销售额辉煌历史的公司,程董接手前已经资不抵债,而且滑向破产之路积重难返,重组无疑是唯一的&ldo;活路&rdo;。
重组,尤其对国企,难题很多。
一是资产清算的难题。
比如按照财务规定,欠本公司款的公司,已经不存在而无法还账,但没有接到法庭的正式破产判决书之前,其欠账就无法核销。
这样尽管在账面上还&ldo;存在&rdo;这样一笔资产,但只能叫它&ldo;影子资产&rdo;。
中国迄今,不知道有多少家国企处于这种情况。
由于&ldo;和谐&rdo;的原因,也没有多少家公司实际已破产、但法律上还没有被判破产。
二是人员分流难题。
国企大都是&ldo;正式职工&rdo;,重组后剥夺其正式职工身份必将引致&ldo;不和谐&rdo;,只能设法消化。
程董采用的消化途径,我理解,是建立新公司分流这些人员:以职工持股会方式,加上工会资产,建立集体所有的合股公司,并以这个公司的资产为担保,以&ldo;租借&rdo;方式经营原公司净资产的动产部分,经营获利后,每年按照净资产的5,缴付租借费。
这种途径,按照当年法规,是合理合法的。
国家只花了750万(内部借贷),就解决了一个国企90多人的分流,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比较一下昨天谷歌关门后的人员分流,要花多大代价,就知道这个代价到底值不值了)。
程董这样做之后不久,重组后的新公司即开始盈利。
因此,应当认为程董已经做的很好了,其遭遇很值得同情。
如果放到我,我是宁愿把这个烂摊子一股脑交给孙明海(或上海地方国资),看他怎么办。
新浪博客留言网友&ldo;阿晓&rdo;:
你这篇《冲出牢笼》文章写得非常好,从第1-14篇我都看得非常仔细。
这不禁让我想起:在中国这个体制内,被反腐下来的官员,说不定比台上官员干净得多;也许很多反下来的官员说不定是好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