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一些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时,部长深有感触地说:&ldo;你在华贸东南公司、东南贸易集团搞的改革,在整个中国贸易集团中是先行一步,当时匿名信很多,集团内部是有看法的。
现在改革在其他企业一推开,告状信一点也不少。
集团内部主要干部对你当初的处境开始有些理解了。
不过你由于跟我工作过一段时间,因此格外引人注目,更要特别注意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
&rdo;
当部长说到集团对我当初的处境开始有些理解时,我心中猛然泛起一种长期遭受委屈,忽然之间被领导理解的感激、心酸之情。
这种感情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只有象我这样曾经因匿名信太多,被上级几次叫回北京做澄清、解释工作,同时受到部长、石总严厉批评,受到集团人事部总经理冷嘲热讽,并经历过6次纪委、两次公安检查的人,才有切身体会。
告辞部长出来,我找石总做了简单汇报。
石总没有任何指示,只是问我准备休息几天,要不要集团派个车子给我使用。
我说,既然回来一趟,我准备下午去我兼任总经理的中国贸易投资公司,跟大家见个面、处理些日常工作,晚上我就回临江,非常时期我不在临江坐镇,恐怕更加人心不稳。
石总讲,这样也好,有什么情况及时沟通,这阵子你主要留在临江,北京投资公司的工作,集团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搭乘最后一趟航班,匆匆赶回临江。
北京此行的唯一收获,是让部长、石总对事情的严重性有所了解,并使他们相信我经得起司法机关的审查,以免他们为我担忧,同时顺便落实了11万元小金库的资金去向问题。
这次回京汇报,与唐部长聊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有几次我想开口请他出面找有关领导打个招呼,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十分清楚,有了马书记的那个批示,司法机关一旦动手,除非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并有中央有关领导干预,谁都不敢说情,说也没用。
当然如果能摆平具体办案单位的领导,不用高层领导出面,往往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事更是理直气壮,可惜临江是一个&ldo;大码头&rdo;,我们恰恰缺少这方面的过硬私人关系。
我想反正自己没事,相信司法机关不会乱来。
返回临江后,我每天照常上班。
临江市检察院开展外围调查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不断反映。
此时,公司一些职工也知道了孙明海告状、检察机关对我展开调查的事,私下开始议论。
我决定取消一切外出活动,每天在公司出现,以期安定人心。
3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已经记不清楚具体日期,曹志雄一脸庄重地找我,说有两名临江市检察院二分院反贪局的人来找他,还坐在他办公室等待回话。
我问是怎么回事。
他说,半小时前这两人到办公室找他,告之有人举报公司经营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希望公司配合调查。
具体提了几点要求,一是以公司名义聘请临江市正大会计事务所(即原司法审计事务所),按检察机关工作要求,对公司财务做审计,费用由公司支付;二是请公司腾空两间办公室和一个会议室,给检察院办案人员和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员使用;三是如实、完整地提供全部财务账册,供审计人员或办案人员调阅。
他推说这要请示董事长决定。
两名检察院的人说,检察机关依法办案,任何单位都要配合,这事不要请示你们董事长,你总裁就可以定。
曹志雄坚持说,公司有制度,这事他做不了主,只有董事长才能定。
两人说,你们董事长现在就在办公室,我们坐在这里等,你去请示吧。
曹志雄一口气讲完,略带紧张地问:&ldo;程董,你看要不要我去跟他们说找不到你?&rdo;
&ldo;这有什么用。
我倒希望他们早点结束调查。
不过,检察机关办案,怎么由我们出经费,这不是影响公正吗?!
&rdo;
&ldo;估计就10万元左右,不用跟他们计较了吧。
&rdo;
&ldo;不行,这是原则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