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任凭时间流逝却能留存心间永不消亡的东西,才更为重要‐‐这话等于没说吧。
然而这一类知识却不会有什么立竿见影的作用。
要轮到这类知识真正发挥价值,还得等上很长时间。
十分遗憾,与眼前的考试成绩不能直接挂钩。
这就是即时见效与非即时见效,打个比方,就像烧水用的小铁壶与大铁壶的差别。
小铁壶能很快把水烧开,非常方便,但是马上就会冷掉。
相比之下,大铁壶虽然得多花点时间把水烧开,可一旦烧开了,就不那么容易变凉。
并不是说哪一种更好,而是说它们各有用途与特长,重要的是巧妙地区分开来使用。
我高中念到一半时,开始阅读英文原版小说。
倒不是特别擅长英语,只是一心想通过原文阅读小说,或者是想读尚未译成日文的小说,于是跑到神户港旁边的旧书店里,把按堆论价的英文简装本小说买回来,也不管看不看得懂,一本又一本贪得无厌地乱读一通。
大概最初是始于好奇心,然后就慢慢&ldo;习以为常&rdo;了,或者说对阅读外文书不再有抵触了。
当时神户住着很多外国人,又有一个很大的港口,所以常有船员来来往往,这些人成批地抛售外文书,到旧书店就能看到许多。
我当时读的几乎都是封面花哨的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所以并不是很艰深的英语。
不用说,像詹姆斯&iddot;乔伊斯和亨利&iddot;詹姆斯那样高深的东西,一个高中生肯定是啃不动的。
但不管怎么说,我能把一本英文书从头到尾大致读下来了。
须知好奇心就是一切。
然而要问英语考试成绩是否有所提高,那倒没有,英语成绩照旧不见起色。
怎么回事呢?我当时曾经冥思苦想过。
英语成绩比我好的同学要多少有多少,可是在我看来,他们当中大概没有人能把一本英文书从头读到尾。
然而我却能顺顺当当开开心心地读完它。
为什么我的英语成绩依旧还是不怎么样呢?左思右想,我终于找到了独家答案:日本的高中英语课程,并不以教学生掌握灵活实用的英语为目的。
那又是以什么为目的呢?在大学的入学考试中英语拿个高分,差不多就是唯一的目的。
能够看英文书,可以跟外国人进行日常会话,至少对我就读的那所公立学校的英语老师来说,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琐事‐‐即便不说是&ldo;多余的闲事&rdo;。
与其如此,还不如多背一个复杂的单词,记一记过去完成时的虚拟语气句式句型,或是选择正确的介词和冠词。
当然,这类知识也很重要。
尤其是从事翻译工作之后,我越发感到了这些基础知识的薄弱。
不过只要有心,细微的技术性知识完全可以过后再补,或者一面在现场工作,一面根据需要自然而然地掌握。
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还是&ldo;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rdo;这种目的意识。
如果这一点暧昧不明,学习就会变成无趣的&ldo;苦差&rdo;。
我的目的非常明确,反正是想通过英文(原文)阅读小说。
暂且只是为了这个目的。
语言这东西是鲜活的,人也是鲜活的。
活着的人想灵活自如地运用活着的语言,就非得有灵活性不可。
彼此都应该自由地行动,找到最有效的接触面。
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学校这种体系中,这样的想法可一点都不理所当然。
我觉得这毕竟是不幸的事。
也就是说,学校体系与我自身的体系不能契合,所以上学就成了一件不太开心的事。
只是因为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可爱的女生,我才好歹每天坚持去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