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洋车夫相撞,车夫回过头来,你一句,我一句,那是骂人,那不是批评……我决不赞成一个人乱骂人,因而丢了自己的脸。”
“讲到批评的时候免不了骂人……我们都不能不承认‘不通’,‘胡说’,‘糟踏纸张笔墨’,是骂人;我们都不能不承认在相当的情形之下,这些话是最恰当的批评”
。
“新近报纸上常引法国大文学家法朗士的话,说:批评是‘灵魂的冒险’。
既是一个‘灵魂’,‘冒险’,还能受什么范围?”
ntlean,英语:绅士。
“精神的冒险”
,也译作“灵魂的冒险”
。
法国作家法朗士在《文学生活》一书中说过文学批评是“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的话。
(7)这一节是模仿徐志摩的文字而给以讽刺的。
参看《集外集·“音乐”
?》。
(8)买一本字典胡适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一期(一九二五年五月二日)的《胡说(一)》中,说“近来翻译家犯的罪过确也不少了”
,他指责王统照在翻译美国诗人朗费罗的长诗《克司台凯莱的盲女》时不查字典,“捏造谬解”
,“完全不通”
。
并说:“我常对我的翻译班学生说,‘你们宁可少进一年学堂,千万省下几个钱来买一部好字典。
那是你们的真先生,终身可以跟你们跑。
’”
(9)青年何其多流产当时有些人把青年作者发表不够成熟的作品斥为“流产”
。
《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期(一九二五年七月四日)刊登江绍原《黄狗与青年作者》一文,认为由于报刊的编辑者不知选择,只要稿子,青年作者“就天天生产——生产出许多先天不足,月分不足的小家伙们。”
随后徐志摩等人也发表文章应和。
同年十月二日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发表《副刊殃》一文,指责青年作者“藉副刊作出风头的场所,更属堕志”
。
鲁迅对这种论调的批评,可参看本书《这个与那个》第四节。
(10)开风气之先一九二五年章士钊在他主编的《甲寅》周刊上激烈反对白话文。
胡适在《国语》周刊十二期(一九二五年八月三十日)发表《老章又反叛了》一文,其中说到章士钊也是很早就写过白话文的,“同是曾开风气人”
。
章即在《甲寅》周刊一卷八号(一九二五年九月五日)发表《答适之》,其中也说:“二十年前。
吾友林少泉好谈此道。
愚曾试为而不肖。
十年前复为之。
仍不肖。
五年前又为之。
更不肖。
愚自是阁笔。”
一读经与读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