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也可以叫一辆人力车送你去,但我知道用人代牛马来拉人,你一定不赞成的,这事多么不人道!
我去了。
你就动身罢。
你不要这么萎靡不振,爬呀!
朋友!
我的同志,你快爬呀,向东呀!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六日《语丝》周刊第十八期。
谟,谋划。
《尚书》中有《大禹谟》、《皋陶谟》等篇。
(2)“责备贤者”
语出《新唐书·太宗本纪》:“《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
求全责备的意思。
(3)“禹入裸国亦裸而游”
语出《吕氏春秋·慎大览》:“禹之裸国,裸入衣出。”
又《战国策·赵策》:“禹祖入裸国。”
这里用以说明随俗的必要。
(4)指当时曾发生的索薪事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公教人员因薪金常年拖欠不发,生活难以维持,曾联合向反动政府索讨欠薪。
当时却出现了一种以为教员要薪水、要吃饭就是不清高的谬论。
如林马矣(曾京农大校长公开信》中说:“身当教员之人,果有几人真肯为教育牺牲?……教育为最神圣最清高之事业,教育家应有十分牺牲精神……不能长久枵腹教书,则亦惟有洁身引退,以让之可以牺牲之人。”
作者的这段话就是针对这类论调而发的。
(5)四郊多垒语见《礼记·曲礼》:“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垒,堡垒,作战时的防御工事。
(6)“四书”
即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北宋时程颢、程颐特别推崇《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
南宋朱熹又将这二篇和《论语》、《孟子》合在一起,撰写《四书章句集注》,自此便有了“四书”
的名称。
它是旧时学塾中的必读书。
(7)“莘莘学子”
语出晋代潘尼《释奠颂》:“莘莘胄子,祁祁学生。”
莘莘,多的意思。
此语常见于章士钊等人的文字中。
(8)“君子忧道不忧贫”
语见《论语·卫灵公》。
(9)“成人之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