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们才向往海里的东西,把海里的东西叫海鲜。
现在海边的人吃海鲜吃腻了,又喜欢上了有土腥味的河里的东西,还把这东西的居住地后面加一个&ldo;鲜&rdo;字,创造了河鲜这一新名词。
江南水乡的老乡们还被蒙在鼓里呢,原来他们天天吃的都是河鲜,真是&ldo;生在福中不知福&rdo;。
福州有钱人才有资格开着车,沿着闽江向腹地进发,找一些开在水边的,说盘中美味就是从窗外哗哗流淌的闽江中捞上来的,既不豪华,也没有美丽小姐侍侯在旁的,民居般的,卫生条件要大打折扣的小店里去吃。
物以稀为贵嘛。
跨地区,跨行业,才突显价值,&ldo;树挪死,人挪活&rdo;。
商品也是越挪越贵。
不过波斯猫对贝壳类的腥味不感兴趣,它不会吐壳。
它只想把那半条鱼对付完。
丽丽虽然不是福州人,但她一来到福州就爱上了海鲜。
只要是海里的东西她都喜欢,除了鱼。
因为她觉得所有的鱼都差不多,吃不吃都可以。
现在菜盘子比澡盆还大了,花蛤也有脸盆大,里面的肉没法吃。
蚬子刚好,一个有饭碗那么大。
蚬子炒熟后壳都张开着,平摊着,丽丽把它们拿了起来,捧在手里吃。
可吃了3个就饱了,那也等于3碗饭啊。
现在丽丽有了坐骑,没有走路的负重,就想储备一点食物了,万一在青黄不接时不至于饿死。
她现在这么小,虽然容易吃饱,但要想随时随地吃点东西还真有点困难。
桌上还有一大碗饭。
现在一粒饭都有香蕉那么大了。
丽丽打开包袱,取出了旗袍,再把旗袍上面的纽扣扣好,然后又从裹脚布上抽点纱,把领口和两个袖子扎了,接着从碗中抓出饭来,塞到旗袍里。
装满后,又抽根纱把旗袍口扎了,把旗袍放到了波斯猫背上。
11丽丽没去找那老头
波斯猫在老依母家从没吃过真正的鱼。
它吃的都是上面被啃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肉的鱼骨头;还有就是鱼肠、鱼鳃。
有时波斯猫气愤得干脆拒吃。
老依母把它当成了什么?它又不是捡破烂的,要那些鱼骨头干什么?它也是个有血有肉,堂堂正正的猫!它有猫的权利,那就是吃鱼!
人家的猫都不捉老鼠,凭什么要它捉?再说捉了老鼠对它有什么好处?人就是喜欢挑动动物斗动物,像斗鸡,斗蟋蟀,后来又叫猫去斗老鼠。
的时候人斗人。
干吗呢?它波斯猫偏不斗,它要和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和睦相处。
除肚子饿时没办法,吃点动物,就像现在吃鱼。
波斯猫是第一次吃到鱼肉,还这么痛快地吃。
它打心眼里感谢丽丽。
没有丽丽,哪有它的这一顿美餐?它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为丽丽服务,丽丽才是它真正的朋友,而不是什么主人。
波斯猫不喜欢主人这个词,如果人类是它的主人,那它就是人类的仆人?这绝对不公平。
虽然人类对猫掌有生杀大权,但,&ldo;斯可杀,不可辱&rd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