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爷满嘴里是橘子,暂时无法反击。
※※※
东屋里,卢家骏两口子正在说私房话。
家骏正在整理仪容,准备和太太一块儿过去请安。
他二十一二岁,精明干练,皮肤黝黑透亮,中式便裤便褂,脚上穿着&ldo;日行八百里&rdo;胶底鞋(西洋最早输华的胶皮鞋)。
他太太小个子,两眼溜圆,胖乎乎的,透着妇女式精打细算的神情。
她穿着大红凤凰戏牡丹的花夹袄,正在对着镜子往头上插簪子,插上了,感到不合适,然后重新再插。
家骏催她:&ldo;你快点儿,咱爹这马上就急。
&rdo;
&ldo;西屋里大哥还没起呢。
咱爹那么大的规矩,我看他也没招。
&rdo;
家骏不高兴:&ldo;大哥刚回来,你别老攀大哥。
快点!
&rdo;
&ldo;哼!
一万大洋在青岛买了染厂,你看人家大哥,这是什么命,什么心也不操。
娶媳妇,有那么俊的表妹,娶好了媳妇就出洋,玩够了回来,就有现成的买卖在那里等着。
你再看看咱!
你整天和那些佃户打交道,为了三斤五斤的租子,来回地讨价还价。
我看咱爹就是偏心眼儿。
一万大洋能买多少地?他为了大哥什么钱都舍得花。
可对咱呢?蒸个干粮还得看看掺了多少棒子面儿,连个馍馍都不舍得吃。
咱大哥也够小气的,那搪瓷脸盆多好,也不说在西洋多带回一个来给咱。
&rdo;
家骏有点烦:&ldo;你行了,哪来的这些不对付!
咱爹是有见识的人,当年进京见过梁启超谭嗣同,知道哪头轻,哪头重。
地多有什么用?要是风调雨顺的,还能收点租,要是赶上旱了涝了怎么办?那地里就是不收成,你还逼着那些佃户变出粮食来?这工厂就不一样了,只要机器转着,就能挣钱。
挣了钱买粮食还不一样?净让我心烦。
还搪瓷脸盆,这铜盆还不一样洗脸?&rdo;
&ldo;家骏,青岛那工厂挣了钱有咱的吗?&rdo;她对下一步的财务情况还是比较关心。
家骏坐在那里笑笑:&ldo;不管有咱的没咱的,光凭你叫我名字,咱爹听见就不依。
&rd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