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方丈大师巡视药局,那边,汉禹与住持却早早做早课而去。
今天要进行文比,也不知道什么题目,所以他显得很轻松,一切按部就班就是了。
住持一如既往,与方丈大师,以及嘉宾一起来到文比场地,其实就是早课场所,不过,今天是测试兵法的场地了。
省长使者兴冲冲的早早过来了,因为他对于文试自觉精通,很想显露一下自己的出众才华。
之后到来的范团长,也是兴致勃勃,因为他要看一下他昨天选中的汉禹今天会有怎样的表现。
他一直认为,军人就是会打仗不怕死就行,文采无关紧要,今天就是走过场。
其他嘉宾也纷至沓来,与方丈大师和住持坐在一起,品着香茶,观赏茂林寺有史以来难得的一次“殿试”
。
三十六位参加比试的弟子各人自选一张书桌坐下,前面摆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及一杯茂林寺自制的茗茶,由执事僧安排斟茶事宜,以醒目提神,不至于疲倦。
汉禹是背着范团长赠予的匣枪而来的,不过,今天,他的枪里面只装了一发子弹。
趺坐之后,就开始默默的研墨铺纸,不做言语。
方丈大师与住持耳语了几句,又与省长使者等交流了一下,范团长也频频点头。
范团长身边护卫一声急促的哨音响过,住持宣布;
“测试开始。
请方丈大师命题!”
方丈大师站起来,双手在早课前面的黑板上展开一幅大字,上面写着:
默书孙子兵法用间篇全文
看到这个题目,场内一片哗然,不仅参与比试的众弟子哗然,范团长与省长使者也是吓了一跳,因为,他们虽然也曾读过孙子兵法,但是要想全文默写下来,却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执事僧宣布;
默写全文,用时一个时辰。
写完而且无错愕者为满分为优,写完大半者为良,一字不着着不可参加下一场比试。
不可交头接耳
待执事僧说完,方丈大师站起来,补充了一句话:
“书写完毕之后,在最后用三个大字写清楚反间篇的精华所在,并且加注原文。
这一过程做得好,也可以获得良的评语。”
现场又是一片惊讶,只有汉禹一人没有做声,而是拿起毛笔,在砚台上蘸满墨汁,开始洋洋洒洒的写作起来。
他其实没有想到,今天的考题这么简单,因为他早就将先生赠送的孙子兵法,以及李卫公问对背诵的滚瓜烂熟,而且与圣人之书一样,都写的酣畅淋漓,这一次的测试,就当是一次功课温习吧。
范团长颇有意味的走过来,因为他对汉禹的武功极为推崇,今天也想看一下汉禹的文采,不看则已,一看不禁万分惊讶,一手漂亮的颜体字,骨架丰满,下笔却洋洋洒洒,一字不易。
他一边看,一边回味自己读过的孙子兵法。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