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急着召李世民和李元霸回京,就是担心二人在取胜之后在外挟胜势拥兵自重。
此时天下各反王中就只剩了江淮杜伏威算得上一个角色,已经用不着这两位能征善战的皇子四处征战了,李渊要逐步解除他们的兵权。
曾经,李渊也确实想过要易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他此时已经另有打算。
太子建成虽然有几位大臣鼎力相助,却终归是资质太差,李渊并不放心将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交给他。
但是,李渊同时也担心,他担心自己选择的易储人选‐‐‐‐性格阴沉却爱示人仁厚的李世民在得了太子之位后会不会对自己下手,逼迫自己让位,甚至……!
可是,不易储似乎也是不行,秦王李世民蓄势已久,若不让他称意,以他如今的实力,要作乱天下也是足够了!
……如此,李渊处在了两难之中,若易储又担心李世民会对自己不利,若不易储,又担心好容易建起的大唐基业崩溃。
就在李渊两难之间,也是天助李渊。
就在此时,赵王李元霸擅自驻军河北接手夏国残余,隐隐成了一方势力,通观全局的李渊并没有为儿子的行为惊恐或是恼怒,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三足鼎立,只要自己好好利用当前的形势,小心在三个儿子之间平衡,就一定可以渡过眼前的争位危机。
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就是李渊平衡三个儿子的第一步。
随后,李渊要做的就是继续让中立派李靖与太子驻军在外,并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为他们增加一点兵力。
而李元霸那里,李渊一时还拿不准他下一步将会怎样。
起兵造反?还是拥兵自重?……李渊只得小心留意,观察事态发展。
李渊正在为就要解除因争位引发的危机而欢喜,他并不在意李世民的言语中带着诘责,
&ldo;哦,世民,为父召你回京确实是为了立你为太子,只是为父也没有料到会有如此变数……若元霸与你同归,那咱们还有三万宫廷宿卫军和五万戍卫军可以制约他的九千铁骑,可如今……唉!
&rdo;
李世民觉得胸中憋着一口气,父亲在催促自己回师长安的诏书中千般暗示,百般隐喻,好像此次回京就要立即易储,搞得李世民也道此次回京必得太子之位,可没料到结局竟是这样!
既知不可得,何不作得漂亮一些?
&ldo;父皇!
&rdo;李世民心中满是悲愤,语气却是平静,&ldo;既然此时不宜易储,父皇可延后等待有利时机……孩儿觉得,所有一切当以不影响社稷稳定为要!
&rdo;
&ldo;好!
难得皇儿有此博大胸怀,&rdo;李渊赞道,&ldo;皇儿如此胸襟当得太子之位!
为父答应你,只要哪一天朝廷能将局势掌控,那一天就是皇儿登上太子位之时!
……皇儿,如今四海之内已基本平定,你就留在京师好好养息一段时间吧!
&rd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