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上,杨广心烦意燥。
他正逃往江都躲避战火,却不料江淮杜伏威已乘胜攻下了江都高邮县,并自称&ldo;总管&rdo;,兵锋甚盛!
江淮一地的叛军俱都归附其下,直接威胁到了江都安全。
而朔方守将梁师都业已攻下上郡、蒲城,对京师长安已成合围之势。
更有太原李渊对长安、洛阳虎视耽耽!
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否已穷途末路?杨广一手扶着阑干一手轻抚额头,长声叹道:&ldo;这大好头颅,只不知由谁来取啊!
&rdo;
一大早,李靖就急急来到了留守府中求见李渊。
见得李渊,李靖刚待见礼就被李渊止住,李渊说道:&ldo;药师不必多礼,今后不论何种情形,药师都不必行礼。
&rdo;不待李靖答话,李渊接着问道:&ldo;不知药师急急赶来有何要事?&rdo;
李靖肃然沉声答道:&ldo;唐公,李靖昨夜夜观天象,发现原本隐现不定的火星业已侵占太微星垣星位。
&rdo;
火星主兵气,太微星垣则是日、月、星三光之庭,为天帝所居南宫。
如今这主兵气的火星据了天帝南宫,人应天象,可见杨广气数已尽,即将遭受刀兵之灾!
李渊大喜,起兵称帝可是他终日所想。
李渊急切问道:&ldo;药师,东突厥始毕可汗已答应于我结盟,你看现在能否起兵?&rdo;
李靖道:&ldo;能!
&rdo;似看穿李渊心意,李靖沉声道:&ldo;但唐公还不宜称王言帝!
&rdo;
李渊问道:&ldo;为何?&rdo;
李靖道:&ldo;当今天下虽烽烟四起,大隋气数将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天下忠于大隋的军队还有很多。
若唐公贸然称帝,就如置己身于风口浪尖,不仅会招来隋军,还会引致各路烽烟进攻太原,实属不智啊!
&rdo;
李渊听罢口中连连道:&ldo;有理,有理!
&rdo;可面上却是一脸失望神色。
见了李渊神情,李靖大感失望:&ldo;此人一心贪图帝位,目光短浅,即便得了天下,只怕也不能长久啊!
&rdo;
第二日,李渊修书一封遣快骑送至东突厥,书信中道:……今我中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下本上天好生之德,欲大举义兵西取长安,平定四方叛乱。
若可汗愿出兵相助,我军西征所获子女玉帛,俱可送予可汗。
若可汗顾虑路途遥远,不愿领兵深入,则只需保持前时结盟之约,不相侵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