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眉头一动,似是有话要说,却又止住。
李渊看在眼里,他向李世民问道:&ldo;世民,可有什么话说?&rdo;
李世民犹豫一下,决然说道:&ldo;父亲,孩儿觉得咱们是否还应该另作准备?……要是靠山王千岁爷保不了咱们,那咱们李氏一族不是只有等死?&rdo;
李渊明白儿子的心意,他的目光一下变得凌厉,&ldo;住口!
犯上作乱的事休要提起!
……从今日起,府内上下人等如无必须要事,一概不准随意出府张扬,违令者依家法处置!
&rdo;
……
大隋皇帝杨广早就听说民间盛传&ldo;杨氏当灭,李氏当兴&rdo;的流言,可他始终拿不准这谶言会应在谁人身上。
几经思量之后,素来奉信五行、仙学的杨广召来了大隋国师鱼俱罗为其占卜验证。
国师的一番占卜让杨广大为惊惶,鱼俱罗断言:&ldo;天下当有李氏以水克大隋火德,继而应运而出成为天子!
&rdo;
一时间杨广不思茶饭,夜不成眠,时刻都在心中思量谁会是那应运而出的&ldo;李氏&rdo;!
杨广明白,不要说普通百姓中的李姓之人不大可能翻起大浪,即使是王公贵族中的李姓之人也不见得有作乱的实力。
于是,在穷思苦想之后,杨广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嫡亲表兄‐‐‐‐三征高丽时立下赫赫战功的吏部侍郎李渊!
公元615年,朝阳初升,一列车辇缓缓出了长安城。
队列最前的骑士执着一杆大旗,风中舒展开的旗面上绣着大大一个【唐】字,金线绣作的字晖映朝阳,闪着点点金光。
车辇行列中已年近五十的唐国公李渊眉头紧锁,心中思索道:&ldo;一个&lso;或许&rso;名应谶言就前途尽毁,此间还多亏得靠山王直言劝谏方得保全满门的身家性命,唉!
此次回到太原任留守也不知会是如何光景&rdo;他不由得勒马回望长安城,巍峨的城楼此时在朝阳下竟显得璀璨耀眼,异常辉煌。
李渊自顾长叹:&ldo;长安!
长安!
有生之日我还能回来吗?&rdo;
秦琼身背金铜锏、跨骑黄骠马,手中倒提混铁枪和捕快樊虎押解一干刺配充军的人犯向着山西进发。
秦琼是济南府的捕快都头,年方三十,凭着手中的一杆混铁枪,背上一双金铜锏博得&ldo;英雄谱&rdo;上第十六位排名。
他为人性情豪爽,平常好济困扶危、结交各路豪杰,可以说是知交遍天下,人人称其&ldo;小孟尝&rdo;。
眼看前面到了临潼山,记起曾听人说过此山上有一座春秋时伍子胥的祠堂,性喜英雄的秦琼便想上山去瞻仰一番。
于是秦琼就叫樊虎押着一干人犯在山下驿站等候,自己独身一骑顺着官道向山上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