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坐具来说,南地常用茵席,北地则常坐枰,虽也是跪坐,但枰高于茵席至少半掌。
还有一种叫胡床的坐具,垂脚而坐,南地视为不雅,但在北地却十分盛行。
而女君给的这几张图纸上,无论案几还是坐具,都是高身高腿,比之胡床还要夸张。
“女君,这、这怕是……”
怕是做出来也没人会用啊。
姜佛桑浅笑,这些人的反应和她最初见到这些东西时何其相似。
可先生说,从古至今,从席地而坐到榻枰几案,再到胡床鼓凳高桌,由低矮至高脚,是大势所趋。
不理解不接受的那些人,不过螳臂当车。
他们早晚会理解,也早晚会接受。
南地高门之中其实已经有了胡床的身影,不过未登大雅之堂,只偶尔私用。
北地之人之物看似粗野,但往好了想,便是不拘一格、难得包容。
都说不破不立,混乱中最易建立秩序,久处混乱之中的人也最易接受新事物。
何况这些也只是她投石问路的那块石罢了。
“你们只管依样做出来便是,若有好的主意和构想亦可自行发挥,我不专长于此,你们自拿主意,不必事事都来问我。”
匠人们虽则不解,但见了新奇事物还是手痒居多,纷纷应诺。
他们走后,早憋了一肚子疑问的良媪终于忍不住开口。
“女君……何时懂这些了?”
第66章陈姓织娘
女君的女工虽不错,可织机这些,良媪以往真没见她在这上面花功夫,更别说那些稀奇古怪的家什了。
姜佛桑唔了一声,道:“还在京陵那会儿,我于书斋整理阿父藏书,里头发现一本奇书,专讲述百工技巧的,觉得有趣,就想试试。”
良媪点点头。
姜家藏书丰富,尤其是二郎君,女君这次来北地,随行的嫁妆中就有好几箱书籍。
“那……”
良媪还想再问,姜佛桑岔开话题,看向良烁。
“购置庄园、盘铺买仆的事是首要,你放在心上,尽快办理。
另外,将咱们从南地带来的那批蕉葛升越抱去市中试卖,瞧瞧效果如何。”
若是葛衣越布也受欢迎,那么她们的售卖群体还能扩大。
“最后一桩,你找人替我跑一趟安州的临海郡——”
良烁心下一动:“女君是想找那陈姓织娘?”
姜佛桑点头:“南地既未曾听闻,他们一家或许已亡于战乱,若然能够存活,会回故里也说不定。”
即便找不到陈姓织娘本人,他们夫妻二人当初去洛邑,不见得就是举家搬迁,说不定还有后人……h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