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筒子楼上开的门实在是太多了,按她分析……爸爸妈妈住的地方,应该不会太大。
奶的担心,保不准要成真。
周桂:“等会瞅瞅,要是装不下,英子啊,咱们住一晚就回去,等以后你爸妈挣钱了,换大点的房子了,咱们再来。”
卫子英重重点头:“嗯。”
两祖孙这儿说着话呢,去叫人的左大河很快便把苏若楠两口子给叫过来。
回来的苏若楠,额头上浸着点点汗水,而卫永华就更别说了,头发上竟还沾着不少不木屑,显然,两口子先前应该都很忙。
“娘,你怎么来了。”
苏若楠看着招呼都没打一声,突然就进城的祖孙,忙不迭问。
刚才听到左大河说,老娘找到家具厂来了,她还以为他在哄人,要不是左大河夸英子乖,她还不信。
“来给你送点东西,永华,把背篓带上,咱回去说。”
周桂看了眼跟过来的左大河,没在这当口说什么,而是想先去看看卫永华他们住的地方。
卫永华应了一声,把背篓带上,给左大河打了声招呼,领着人就往楼上走去。
两口子的屋子在二楼靠楼梯的旁边,楼梯口处,还有一个铁桶掺水泥糊出来的炉子,这炉子看着不像是烧煤球的,倒有点像是烧柴的。
而这种奇怪的炉子,不止楼梯口这里有,几乎每家门前,都放着一个。
也对,这么大个家具厂,缺啥也缺不了柴火。
烧煤球要钱,但烧家具厂不要的边角料却是不用花钱,只要是会过日子的,都不会去烧煤球。
一家四口进了屋,卫永华把周桂带来的背篓放到地上,从温水瓶里倒了点热水到盆子里,让周桂和卫子英洗把脸。
而周桂和卫子英则一进屋,就先打量起了他们两口子住的地方。
果然,两祖孙猜对了,爸爸妈妈、儿子儿媳妇住的地方,还真的只比屁股大一点,还没他们乡下的厨房宽敞。
屋子里,一个木衣柜、四根凳子一张桌,就占了房间一半,靠窗的位子是张一米五的床,除此之外,靠墙壁处还有一把木头沙发。
几样家具,就把房间给填的满满当当。
这房子,以卫子英那精准的目测能力,一瞅就知道,只有十平方。
“娘,洗把脸。”
卫永华把沾了水的毛巾拧干,递给周桂。
周桂接过毛巾,坐到凳子上擦了把脸,就迫不及待的进入了正题:“若楠,把背篓收拾一下,我把上次你姐给你带来的那些书,给你背来了。”
她这趟下西口市,就是来给儿媳妇送书的。
苏家那的消息真灵通,高考消息都没下来呢,就给儿媳妇把书给准备好。
若楠也是,心怎么就这么大呢,她姐都把书给她送来,怎么进城的时候,就把最重要东西给落下了呢。
“书?”
苏若楠一楞,旋即明白周桂说的是什么:“娘,你怎么把这些书给带来了?”
周桂微愣:“怎么,你们厂里还没接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吗?不可能啊,咱公社都接到消息了,怎么城里却慢了。”
“娘是听到高考恢复,来给我送书的吗?”
苏若楠看着大老远,只为了来给自己送书的婆婆,心里感动得不行。
婆婆到底知不知道高考意味着什么。
高考,是下乡知青回城的路,虽然她现在已经用另一种形式回了城,但真要去参加高考,一旦考中,她就得离开西口市,去别的地方读书。
读完书后,也不见得能再回来。
这要换成别人家的婆婆,定是不会让儿媳妇去高考的,而她的婆婆……
这婆婆,怎就这么可爱呢。
“可不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