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小汤村近几年来甚为提防外人,本官来之前便查阅过安化县十年来所有地方税赋,小汤村土地贫瘠,百姓穷苦,向来是最后上缴赋税之处,可自四年前起,小汤村却是最早缴齐赋税的,这是为何?」
自然是因为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了。
罗刺史听得嘴巴微张,惊诧不已。
「……五年前安化县一带曾报了涝灾,罗刺史可还记得?」
「下官自然记得,」罗刺史连连点头,心有馀悸。
「当时暴雨连下了一个月,安化县治下二百多个村子山土滑落,还有五个村子险些惨遭淹没……」
「五年前我尚未执掌大理寺,时任户部侍郎,犹记当年安化县涝灾之事,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圣人立时命户部拨下钱粮赈灾。
」李衡睫毛黑如鸦羽,掩住眸底一寸精光。
「——如我料想没错,必是暴雨连日冲刷山石,这才叫深埋于地底的矿帽露了出来,为小汤村民所知。
」
卢麟恍然大悟。
「有道理!
这就衔接上了。
」
罗刺史不敢置信。
「……寺卿大人,您从这卷宗中的小小异状便可窥知其中诡秘?」
「自然不仅止于此。
」他摇头。
「本官也不过心生疑窦,可落实此猜测的,还是此番亲身趁着红衣行僵案前来小汤村采检,和村民周旋过后,方抽丝剥茧,真相大白。
」
「可……不对啊,倘若小汤村四年前便发现铜矿铁矿,还有这么天大的胆子敢自行开采而不上报朝廷,他们岂不是家家户户都发了大横财,早该日日锦衣玉食,甚至搬离了这荒山野地,又怎么还会继续窝在这鸟不生蛋的小汤村熬穷呢?」卢麟沉吟。
「料想原因有三,」李衡眼神幽深,缜密的分析道:「一许是铜丶铁二矿深埋于下,少许裸露于地面无意中被村民发现的矿藏并不多,欲往下深挖,必得做好万全准备,此非一二载可成。
」
卢麟和罗刺史忍不住连连点头。
「二则但凡大唐境内,金银铜铁矿产本为朝廷所有,私下开采,是十恶不赦,夷五族之大罪,事关重大,自难妄动,若是泄漏了风声,小汤村覆灭之灾转眼即至。
三来……」
「三来,开采炼铁除了要有人力,还要造炼炉,需有大量柴火方能提高火力温度,供以冶炼。
」卢麟身为一方节度使,对此也不陌生,思索地接续道,「造炉丶选矿丶熔炼丶锻造,缺一不可,动静太大,非是一小小村落便可只手遮天。
」
「是,况且冶炼出的铜丶铁,供源去处也是个大问题。
」李衡沉声道。
「这么大的利益,又如何是一个小村落能生受的?」卢麟一震,他直直望向李衡。
「寺卿大人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