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无忌久居乡野,清心寡欲于世俗外物,此繁盛之景对其已极足够。
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是附近的斜街,在积水潭北岸到钟鼓楼一带。
另外还有两处较为繁华的街市,一处为羊角市,一处为枢密院角市。
这些街市大多有夜市,每到夜间,各商铺门前都要悬挂数十盏羊角灯,照耀如昼。
游人与买卖人也持灯往来。
整座夜市呈现出“千灯照碧,云高楼红”
的繁华景象。
大都街市,无论工艺制品或街坊饮食,皆为当世最繁荣之处,亦仍保有蒙古的粗旷及野性。
蒙古人很重视工匠,前期在大漠、中亚、西亚、东欧地区征战时,对于不降之城,在城破时几乎都屠城,但基本上不杀工匠(亦不杀妇幼)。
征服中国后则从各地征集各类优秀匠人到京师,编为各类匠户,子女世袭其业,将匠人集中从事各种手工业。
有研究称元朝王公贵族、高层官员所有日常生活用品都由各匠局和私用工匠提供。
在官工匠的主流之外,以丝、麻、棉织为主的家庭手工业仍然相当发达,工艺水准比宋代进步。
民间手工作坊用人则多为雇佣制。
也因此市井贩售之各式民生日常物品亦多有精巧,光是这随手把玩,驻足欣赏,便乐趣十足、大开眼界,足以增广见闻。
这多日的四处游走,虽有耳目一新之感,但到底让张无忌心中踏实的是与赵敏间大事抵定,皇帝亦如所诺使其无需涉入这蒙汉之结。
所谓“大隐隐于市”
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无忌哥哥,这段日子我们也到处游走了各京城主要之处,大都你可觉得有趣好玩?”
“很繁华、很热闹,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但连日在这人潮熙熙攘攘之处出入,我也有点累了。
我还是喜欢我们单独相处的时刻,多过这灯红酒绿之处。”
“我也是。
但我自小长于大都,此次回京,虽繁华依旧,但这世道混乱、南方民变四起,氛围自是多少有些不同了。
总觉得该尽快带你看一看,四处享受一番。
指不定……哪天我们又要回到哪个山林去隐居了。”
“不打紧的,我们不是早已想好随遇而安。
你自幼生于这丰荣饶富之地,随我在农舍辛苦多时,自是委屈。
此次便先回这郡主府安生享福住个几年。
如今已先有准备,往后要再离开也不至于仓皇无措了。”
这郡主府第深宅大院、气度不凡、丹楹刻桷、楼阁台榭,随不及皇宫行馆般华美异常,雕梁画栋,却也应有尽有,远胜一般富贵人家。
两人对此本是不甚在意,就是这房事敦伦之处,多了许多不同厅堂厢房甚至花园马厩的选择,倒也有趣。
如两人现在并无入于寝殿厢房之内,便仅于那平日接待亲友官员的配殿厅堂用膳,晚膳置放完毕后赵敏将那奴仆悉数遣出,独留两人于内卿卿我我、耳鬓厮磨便是。
“也是,这王府自是有别于寻常房舍。
像那正殿平日并无开启,非要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
赵敏笑道:我们成婚那日,末了再将那奴仆宾客全数遣出,于这正殿之中行这成婚周公之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