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苗先生一看掌柜的挺可怜,就给了掌柜的一个馍馍。
从那以后,掌柜的年年去给苗家拜年,这十几年来年年如此,进了门二话不说就磕头。
苗先生大为感动,多次想让掌柜的去济南跟他干。
掌柜的不忍心扔下通和周老爷一家,所以也就没跟苗先生去。
现在咱住临海大酒店,掌柜的本来是想回报苗先生当初那一个馍馍,可苗先生在济南知道了,来了电报,让酒店里不收咱的钱,说等着买卖干大了再说。
那临海大酒店,对孙明祖来说,吃饭可以,住宿不行‐‐这是苗先生的意思。
他不能在那里住,怎么去那里截咱的客商?东家,你认识苗先生吗?&rdo;
家驹站了起来:&ldo;苗先生是山东最让人敬佩的工业家,也是留学的前辈,是带着清朝的辫子去的英国剑桥。
听说人长得极其气派,只是无缘一见。
等哪一天有空,我让六哥领着去济南见见苗先生。
&rdo;
老吴接着说:&ldo;东家,还不止是这些。
苗先生还来了信,说咱要是钱不宽绰,直接说。
东家,一个要饭的和一个留学生,那可是天地悬殊呀,掌柜的能让苗先生这样器重,也就看出咱家老爷的眼力来了。
&rdo;
家驹眼睛一亮:&ldo;去,你到楼下把苗先生那信拿来我看看。
&rdo;
这办公小楼的楼梯在外边,寿亭一跃就是三台,蹿了上来。
老吴正要走,寿亭闯进来。
他上来就问:&ldo;家驹,你知道这街上要干什么吗?&rdo;
家驹漫不经心:&ldo;嗨,那和咱没关系。
&rdo;
寿亭把眼一瞪:&ldo;你怎么知道没关系。
说!
是怎么回事?&rdo;
家驹吓得站起来:&ldo;六哥,你别急,是这样。
中国参加了欧战,也是战胜国,可是在巴黎和会上,美国英国想把德国在胶州湾的利益转让给日本,所以,这些学生游行。
戏盒子里说北京闹得更厉害,上海也闹,咱这里晚,刚开始。
&rdo;
寿亭一把拉住家驹:&ldo;咱不管那么多,我看着学生们游行都打着幡。
老吴,你,再叫上几个人,跟着东家,把积压的那四十匹窄幅布找出来,做成游行的幡,让学生打着满街转去。
&rd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